葛亦民区块链

葛亦民区块链

神經全球直播 基督教共產主義簡史

一、原始共產主義。
二、柏拉圖式的共產主義。
三、原始基督教共產主義。
四、中世紀共產主義。
五、烏托邦共產主義。
六、空想共產主義。
七、近現代基督教共產主義。
八、科學共產主義。
九、拉丁美洲解放神學。
十、當代基督教共產主義。

一、原始共產主義。
原始共產主義,即原始公社制度,以生產資料原始公社所有制為基礎的社會制度。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社會形態,延續約數百萬年之久。
原始社會中,財產是共有的,每一人都為一個平等的貢獻者,為共同利益工作,並分享所有東西。原始的狩獵採集社會系奠基於平等的社會關係與資源的共同所有權上。
原始時代赤身露體、手無寸鐵的人類,只有緊密地結成或大或小的聯合體,才能抵禦可怕的敵人,在荒原草莽之中生存下來。原始人只能生存在這種聯合體之中,也只能隨同自己所屬的聯合體一起生活。
中國古代對理想社會的描述,集中表現為 “大同” 思想、“大同” 世界。《禮記・禮運》“大道之行,天下為公。”
《死海古卷》的發現證實了公元前二百年間猶太人的宗教共產主義生活、社會與信仰。實行凡物公用,使得富裕的人與一無所有的人享用相同。生活在一起,彼此服務,互相幫助。要愛鄰居如同自己。

二、柏拉圖式的共產主義。
柏拉圖是第一個提出共產主義設想的經典作家。公元前 375 年,柏拉圖發表了他的歷史巨作《理想國》,抨擊私有觀念的同時,提出了財產共同所有的思想。
柏拉圖的理想國主義提倡的是一種社會分工合作,而非階級之間相互壓迫和對抗。
廢除私有財產,所有資源由國家統一分配,所有公民一律平等。

三、原始基督教共產主義。
基督教起源於窮苦人群。耶穌說,富人死後要想進天國,會比一頭駱駝穿過針眼還要難,因為,“天國是獨為那些與貧人均享其財富的人們的”。於是,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就是:所有教徒生活在一起,“凡物公用;並且賣了田產家業,照各人所需用的,分給個人。”“沒有一人說,他的東西有一樣是自己的;都是大家公用。” 而這種公用還有二個好處,一是集體生活的成本要大大低於很多個體的獨立生活;二是這種公物公用的做法消除了人群中的不平等。”
在《福音書》、《使徒行傳》等基督教的基本教義中,對於基本生活用品的共有共享,是一種普遍的價值認同。
耶穌之死也被當作是為眾生而死的一個極為崇高的犧牲。耶穌之死不僅被神化,也被賦予了使命感,因而更加具有幻化出來的人類道德的高尚和終極真理。在此基礎上構建出來的重要理念包含有:平等、自由(靈魂)、公共(群體)、人類(國際主義)、崇高、無私(博愛),等等。
原始基督徒的共產主義生活與情感是無可置疑的。使徒行傳中載使徒把一切都歸為公有。如耶穌那樣以一己的從容犧牲為人類贖罪。保羅創立的普世救贖是以耶穌被釘十字架為標誌而將人類世界劃分了舊時代與新時代,末日審判就是新時代的開端。
克雷孟一世演講說:“正如空氣無法分配一樣,陽光亦是如此,塵世間賦予我們以使其共有的其他財產也再不應受到分配,而是確實應該受到共同的管理”。

四、中世紀共產主義。
同原始基督教的共產主義一樣,中世紀和宗教改革時代的共產主義也是一種崇尚苦行的、帶有神秘色彩的共產主義,一種主張清心寡欲的共產主義,一種乞靈於神秘莫測的超人力量的共產主義。
中世紀關於共產主義的討論,是由神學思想家開展的。聖方濟各會與聖多明我會是有力的推動者。歐洲中古時代百科全書式的神學家托馬斯 - 阿奎那把共產主義劃入理想境域,而承認純樸狀態已經消失,對窮人應施與救濟,阿奎那稱:如果別人太少,一個人斷不能有所多餘”。
閔采爾稱基督進入他的靈魂,因而有了一雙洞察神的意志的慧眼,負有神的使命。他認為不應在來世而應在現實生活中尋找天國,信教者的使命就是在地球上建立天國,以迎接基督的回歸。閔采爾的綱領,是一種基督教共產主義,開創了最初的基督教社會主義傳統,儘管當時他使用了暴力革命的方式。
早期教父時代的東西方教父們不但堅持聖經固有的窮人立場,奧古斯丁等人還倡導在生活中踐行原始的共產主義模式。中世紀神學家阿奎那在產權、財富和收入分配及價格方面的表述頗具現代社會主義社會的特徵。

五、烏托邦共產主義。
空想共產主義的鼻祖,也是現代共產主義的鼻祖 —— 基督教共產主義思想家托馬斯・莫爾。
1516 年底,莫爾的《烏托邦》一書在英國出版,《烏托邦》被視為社會主義的開山之作,莫爾也自然被視為早期空想社會主義的創始人,近代社會主義的開端。
《烏托邦》中的核心思想就是對私有制的批判。莫爾在《烏托邦》中斷言,“私有制是萬惡之源”。所以,莫爾認為,只有廢除了私有制,才能實現公平分配和平等原則。
莫爾本人的烏托邦是一個完全理性的共和國,書中描繪了一個他所憧憬的美好社會,那裡一切生產資料歸全民所有,生活用品按需分配,人人從事生產勞動,而且有充足的時間從事科學研究和娛樂。
羅素認為,“在烏托邦同在柏拉圖的理想國一樣,所有東西盡歸公有,因為凡存在私有財產的地方,公益就不能振興,離了共產制度決不會有平等。”
莫爾是 “將基督教的博愛和柏拉圖的共產主義融合調和起來的一位才氣縱橫、名噪一時的偉大作者”。
他在《烏托邦》一書中描繪了沒有私有制,沒有剝削,各盡所能,按需分配的理想社會。他篤信基督教,書中的烏托邦居民都是虔誠的基督徒。
每一位空想社會主義者都有自己的烏托邦設想。比如意大利人康帕內拉的《太陽城》、德國人安德里亞的《基督城》,以及英國著名哲學家弗・培根的《新大西島》等等。這些烏托邦作品,都對自己設想的理想社會做了詳盡的描寫,其中原則性的內容大多是公有制、按需分配、人人平等相愛、社會和平和諧等。

六、空想共產主義。
19 世紀三大空想社會主義者聖西門、傅立葉和歐文的情況就可以發現,他們關於新社會的設想和想象都是以資本主義的發展為基礎的,都帶有工業時代的特徵。在他們看來,理想社會的實現是現存資本主義社會變革的產物,而他們自己也都設想了新的藍圖和變革。聖西門提出過許多改革計劃,傅立葉設計法朗吉作為理想社會基本單位,而歐文則在自己的工廠裡,特別是在美洲移民區進行共產主義實驗。
聖西門具有天才的慧眼和博學的頭腦,他覺察出了後來的社會主義者幾乎所有思想的萌芽。傅立葉對資本主義的批判特別出色,在他的著作中,幾乎每頁都放射出諷刺和批判的光芒,揭露了被譽為文明社會的醜惡。歐文的學說和他的活動,具有 “實踐的性質”。
聖西門空想社會主義的特點是實業社會,即便如此,聖西門生平的最後一部著作卻是《新基督教》,其結論是,未來的共產主義就是新基督教的誕生。
未來的理想社會,應能充分體現基督教的博愛精神;人与人之間的關係,應是基督教所提倡的兄弟姐妹間的關係。

七、近現代基督教共產主義。
魏特林(正義者同盟創始人)《貧苦罪人們的福音》(1843 年)。鼓吹早期基督教共產主義,主張在塵世建立天堂。他摘錄 100 條聖經,來證明自由思想的最大膽的結論同基督教教義的精神完全一致。他說:“讓我們用那幾乎在每個家庭中都能找到的福音書支持窮苦人,反對他們的敵人吧!” 提出民主共產主義大家庭聯盟的設想。
他以傳教的方式來宣講共產主義,他用 “天國近了” 這樣的說法,來表示即將到來的共產主義理想。
“社會主義”,1803 年意大利傳教士朱利阿尼的《駁斥反社會主義》一書最早使用這一名詞,與資本主義的 “個人主義” 相對立。它專指人的社會性,主張人要為上帝注定的社會服務。
“共產主義” 這個詞的出現,則是在十九世紀三十年代中期。它開始在法國工人中秘密流傳,從一八四 0 年起見諸於文字。德薩米、皮佑等人,提出了 “共產主義不是空想”,1871 年巴黎公社使用的就是這個詞。
十八世紀法國的盧梭、聖西門等人進一步發展了有關社會主義的理論,並為十九世紀 “基督教社會主義” 這一概念的最終形成奠定了基礎。英國神父金斯利和莫里斯等人最終提出了 “基督教社會主義” 這一稱謂,並開創了改良型基督教社會主義,與其同時並行於 19 世紀的還有社會下層窮人的基督教社會主義和僧侶基督教社會主義另外兩種類型。

八、科學共產主義。
馬克思和恩格斯參加的正義者同盟,其成員都來自基督教的共產主義者,因為那時候的共產主義者只能是來自基督教。在馬克思和恩格斯的影響下,這些基督教逐漸接受了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接受了科學共產主義學說,把正義者同盟改名為共產主義者同盟。
馬克思恩格斯儘管不信仰基督教,但他們的許多學說,特別是關於以公有制為基礎、各盡所能、按需分配的共產主義學說,是在吸收、借鑒烏托邦思想和空想社會主義思想的基礎上發展過來的。而烏托邦思想和空想社會主義思想,是由信仰基督教或具有基督教思想的大師們所提出的,是深受基督教的啟發和影響的。尤其是他們關於維護窮人利益,建立社會公正的主張,更是基督教的基本教義之一。善待窮人、助貧濟困、公平公正等思想,自始至終貫穿於聖經全書中。可見,追溯共產主義學說的淵源,基督教實是它最早的源頭。
馬克思恩格斯生活在德國、英國和法國,這三個國家是深受基督教影響的國家。特別是他們的故國德國,更是受基督教影響至深至大的國家。基督教歷史上意義重大的宗教改革運動,就是在德國興起的。尤其是通過路德把聖經譯成德文而廣泛見諸於德國民間,基督教在德國更是家喻戶曉、婦孺皆知了。在《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引用聖經中的典故有 300 多處,其中還不包括重複的,所提及的聖經人物有 80 多個。
馬克思屬於猶太人,在血統上屬於孕育出基督教文明的猶太民族。實際上他的一生,從開始出生起,就是在不知不覺地接受猶太文明及其基督教的熏陶。馬克思的共產主義學說,是站在無產階級的立場上,被稱作是無產階級學說。而無產階級即是基督教經典聖經所反復提到的窮人。在共產主義學說及之前的烏托邦思想、空想社會主義思想產生以前,從來沒有一種文化,像基督教那樣地重視和關心窮人;從來沒有一種文化,像基督教那樣地對未來社會作了那麼多的預示;也從來沒有一種文化,像基督教那樣地深深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西方人!有人認為:馬克思主義的源泉是德國的古典哲學、英國古典經濟學和空想社會主義學說。其實,這些都只是馬克思恩格斯生產馬克思主義這一思想產品的原料;而至於馬克思恩格斯為什麼要生產這一思想產品,他們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設想,是什麼思路使這些原料得以加工成為馬克思主義這一思想產品,唯一的答案就是基督教。

九、拉丁美洲解放神學。
拉美解放神學形成於 60 年代末期,其誕生的標誌為古鐵雷斯的名著《解放神學》的發表。
主張信仰天主的人(即是 “天主的選民們”)應該要關注人間制度的公平正義問題,例如貧窮的世襲化、經濟資源的集中在少數人手中與種族歧視問題等,這些都是解放神學所要解放的對象。
其歷史背景是面對著一個極不公義的社會,政府沒計劃改善民生。相反,政府往往維護有錢人的利益,以致貧窮人成為犧牲者。如果要解決貧窮問題,必須放棄富有者的權利和政府對人民的壓迫。
拉丁美洲解放神學工作者就以 “看見神在貧窮人的掙扎和苦難中的解放行動” 為他們神學反省的核心。他們所關心的神學,就是那可以實踐,並投入在解放過程中的神學。
這種兼愛天下的思想純粹是耶穌曾經教導世人的生活態度,並且耶穌的愛人思想更是直接來自於《聖經》《申命記》的教條;解放神學家據此正名它們的學說:所有的基督徒都應該具有耶穌那樣高尚的人格,這才是 “基督徒” 一詞的真正意涵。
解放神學作為基督教社會主義的一種類型主張上帝的選民應關注人間的公平正義,因此窮人的經歷及其爭取解放的努力,成為了解放神學的關注焦點。他們所期盼的神學是可以實踐並投入在解放過程中的神學,因此他們在進行神學反思的同時,引入了馬克思主義社會經濟理論作為其分析工具。在基督教發展史中歷來存在著將耶穌描繪成解放者的傳統,世世代代的人們不斷重新詮釋著其含義,並以此來鼓舞人類爭取解放的運動。歐洲的基督教社會主義深深地影響了解放神學,解放神學也反哺著歐洲的基督教社會主義運動。基督教社會主義思想對於歐洲政黨政治的影響力也從 20 世紀初延續至今。

十、當代基督教共產主義。
《青年文學家》期刊 2015 年 4 月 11 期葛亦民論文
《當代基督教共產主義 — 葛亦民的 <神經>》
摘要:2014 年 9 月江蘇鎮江的葛亦民先生在香港出版了《神經》,是基督教與共產主義的整合,為基督教加入共產主義元素,創新地發展了基督教。中國是社會主義國家,基督教共產主義是中國基督教再次本土化的唯一之路。
關鍵詞:基督教,共產主義,愛,平等。
葛亦民:香港四季出版社簽約作家,男,1969 年生,中國江蘇鎮江人,漢族,畢業於南京大學中文系。著有現代先知書《神經》。他的思想有兩大來源:基督教和共產主義。
兩大(社會化大生產和互聯網大革命)的今天,世界已成一體,實現共產社會,物質條件已具備,只等精神條件具備,即更新人類的心靈,共產主義的曙光已出現在世界的東方,即將照耀全球,徹底改變世界。

神經第十章 基督教共產主義宣言
21、共產主義首先由基督教神學家提出。共產主義作為一種學說,首先是由基督教的神學家所創立,“按勞分配、按需分配(按需取酬)” 這些概念也首先是由這些神學家提出的。
55、財富共有共享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自然法則和神教的愛應是一切法則的基礎。
所有的人都得到同等的生活條件才能使大家無憂無慮、友愛幸福。所以必須實行財富共有共享,廢除金錢制度,平等地利用一切財富,平等地分配勞動,平等地分配產品,平等地享受。平等地受教育,男女平等,每個人只有權擁有和享受他們所需要的那麼多的東西而不能超過,誰也無權追求更多的消費和更少的勞動,任何人不能因為有較多的知識而獲得較多的享受和從事更少的工作,否則就是貴族。“向塵世的完美成熟著的人類就是莊稼,塵世財富的共有則是這種莊稼的第一個果實。” 根據愛的誡律去收穫成熟著的人類的果實 —— 財富共有共享。
96、物質均平,可以解決絕大多數社會問題。並且,社會會一直進步,生命力不會喪失。因為,從神角度,我們探求神的作為,永無窮盡;從人性角度,人類需求的不斷衍生推動著物質條件的發展,物質的發展又繼續衍生需求,需求是不會消失的。
97、正因為存在貧富分化,人們才把追求物質財富當成人生唯一目的,而忽略了人生的本來意義。
165、人類社會最後形態,指按需分配,社會一直發展,需求質量越來越高。共產主義政府,就是自由人聯合體,不再是專政機器。共產主義的自由,建立在每個人自由之上。現在產共,物質條件已在眼前,心共,即更新人類的心靈,葛亦民主義福音傳遍全球,被人類接受。

載入中......
此文章數據所有權由區塊鏈加密技術和智能合約保障僅歸創作者所有。